首页

sm套路直播

时间:2025-05-25 22:53:53 作者:中国团队系统评估:青藏高原已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浏览量:32076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5月23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通过系统评估近20年来青藏高原三大温室气体收支,预估不同增温和畜牧业发展情景下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收支变化。他们研究认为,青藏高原已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也是目前中国唯一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区域。

广角镜头视野下的青藏高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图

  这项全球气候变化领域、青藏高原区域的重要研究,综合集成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湿地和河流等温室气体通量观测与牲畜数量等历史统计数据,并结合多源遥感、模型模拟以及未来气候预估完成,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综合学术期刊《科学通报》发表。

  显著的温室气体汇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涛研究员介绍说,甲烷和氧化亚氮是对气候变化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不仅是实现二氧化碳的中和,还包括甲烷和氧化亚氮温室气体的中和。因此,准确评估温室气体的收支至关重要。

资料图:青藏科考途经青藏高原一处湿地。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作为碳中和贡献的先行综合示范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变绿使得高原生态系统成为显著的二氧化碳汇。不过,青藏高原拥有中国超过50%的湖泊且有放牧传统,近20年来,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和内陆水体的快速扩张,尤其是冻土区热融湖塘的大量涌现,导致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显著增加,但这些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究竟有多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抵消甚至逆转高原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仍不清楚。

  为厘清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开展针对性研究。结果显示,近20年来,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是显著的温室气体汇,每年从大气中吸收近1亿吨当量二氧化碳,近两倍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汇。这一显著的温室气体汇主要源于二氧化碳汇。然而,超40%二氧化碳汇被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所抵消,其中,畜牧业和内陆水体(包括热融喀斯特湖)的年排放量分别占二氧化碳汇的21%和13%。特别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汇,几乎中和了高原能源与工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推进可持续畜牧业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中等排放情景下,未来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持续增强,水体扩张和多年冻土持续退化等导致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仍将不及二氧化碳汇,因此,到2060年高原仍是显著的温室气体汇。

青藏高原上放牧的羊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图

  然而,温室气体汇大小依赖于高原畜牧业未来发展路径的选择:如果仍维持当前不可持续的放牧状态,畜牧业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将完全抵消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增量;有效实施草畜平衡管理并开展减排措施以降低牲畜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高原温室气体汇大小预计将比当前增加1.5倍。

  “因此,推进可持续且高效的畜牧业发展路径,将大幅减少高原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青藏高原对中国碳中和战略的贡献。”汪涛说。(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合肥市政协原副主席、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戴夫被“双开”

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徐婧) 《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简称“报告”)12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行业海外市场营收规模43.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06%。

以色列球迷在荷兰遭袭 荷首相:将起诉肇事者

通用汽车拒绝透露裁员具体人数。但知情人士称,将有超过1000人被解雇,其中包括密歇根州沃伦市的600名员工。受影响的员工已于当地时间8月19日早上收到通知。

2024高尔夫球女子中巡锦标赛次轮:纪钰爱单独领先

全栈AI,平台赋能。曙光带来了以基础软件系统DAS为核心的AI平台,它由基础算子、框架工具和扩展组件三部分构成,下层依托基础硬件系统及开发工具栈,上层支持广泛AI应用,可提供AI全栈优化能力,帮助客户更高效快速地实现AI技术的落地应用。

广东海事局启动防热带气旋IV级应急响应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把握科学的方法,全面、辩证、系统地进行谋划和推动,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把握好四对关系,即“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这充分体现出总书记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彰显对改革规律的深刻认识,对改革重点难点的敏锐洞察,为保证改革不断迈上新台阶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方法、科学的工作方法,坚持辩证法,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积极主动,扎实稳健,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过去当垃圾处理掉的“尾菜” 现在可以变废为宝

面向未来,确保实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汇聚全党全社会的合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落实落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